全文检索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常州已建成536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发布时间:2018-01-04  浏览次数:   来源:  

常州已建成536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从元旦前夕召开的全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展评会上获悉,今年常州将建成20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明年将实现全覆盖。

目前,全市已建成58个镇(街道)、536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2018年是全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攻坚之年,全年要建设完成200个;到2019年,全市61个镇(街道)以及近1000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要实现全覆盖。

常州把加快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作为保基本、补短板、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内容,推进重心下移、加大投入力度、夯实基层基础,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努力构建具有常州特色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效提升市民百姓的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创新:从水北模式说起

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设有坤凤戏院(电影院)、露天舞台、灯光球场等——金坛区尧塘街道水北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由本村企业家曹氏兄弟出资建设,产权归尧塘街道所有,日常运行和活动开展费用由曹氏兄弟注资的坤凤公益基金会和尧塘街道奖补组成,成为探索政府购买服务模式,吸引和鼓励社会力量支持、参与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的一个成功范例。

整合资源、盘活存量、综合利用。在建设之初,常州就明确这一总体思路,在全面掌握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存量和使用状况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新建一批、改扩建一批、调整置换一批

同时,结合自身实际和群众文化需求,积极探索一套建管用标准体系。天宁区、钟楼区针对中心城区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面积偏小、功能偏少等问题,与周边社会资源合作共建,弥补不足。例如,文亨社区与常州开放大学合作,实现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健身室共建共享。

亮点:新特色满足新需求

在建设过程中,各地注重整合共享文化资源,拓展公共文化服务范围,优化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有效实现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文化乐民——

标准化与示范化相统一。溧阳市把中心建设和非遗传承基地、村史陈列室、地方文化特色项目相结合,打造文化小礼堂;新北区将建设工作与书香新北紧密结合,实现传统图书阅览室开放式管理,提高了设备、设施、资金的使用效益。

均等化与优质化相统一。发挥文明社区天天乐”“文化100”“文化点亮生活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优质文化资源进社区、进基层,让居民在家门口持续共享优质文化服务,全年送戏(含演出)超1500场,送电影超过12000场,市文化馆创编的14套原创广场舞共培训市民2.7万人次。

专兼职与志愿者相统一。湖塘镇对所属44个社区全部配有1名专职文化管理员,并探索管理员+志愿者文化志愿服务新模式,平均每个社区全年开展20多次文化活动,日益成为百姓的舞台、文化的乐园

发展:今年又建成330

2017年,溧阳建成中心102个,全部通过验收,并对201636个试点完成的中心进行提档升级——正是在这样的速度和效率下,常州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快速发展。

近两年来,尤其是2017年,常州先后出台《常州市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制定《常州市村(社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验收评分细则》;成立常州市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工作领导小组,将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列入年度重点工程及为民办实事项目;明确建设时间表、路线图,市文广新局等22个责任部门合力推进;市、辖市区和乡镇(街道)三级财政全年共投入近9400万元,有力保障建设资金需求;全年共督查指导106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定期通报建设进展。

2016年的基础上,2017年全市又完成330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年度建设目标任务,在健全工作机制、完善设施网络、丰富产品供给、提升服务水平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打印此文】【加入收藏】【关  闭】
版权所有:江苏省委农工办 江苏省综改办 江苏省农委
建设单位:江苏省信息中心 技术支持:南京南大尚诚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常州市委农工办 0519-85680711 江苏省信息中心 025-86631399
苏ICP备14007976-2